特稿

  • 近2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回顾与反思

    毛振明;

    以"体育新课改"为主线,对近20年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历程进行回顾。认为:"体育新课改"经历理论准备期、激情进入期、争论反思期、改革修正期、过渡转换期5个阶段;"体育新课改"强化对学生体育学习主动性的关注,促进对体育课程目标的多维思考,同时,存在"对体育课程性质认识产生偏差""体育课程的目标模糊"等不足。基于对成功体育课改"5要素"的分析,提出"体育新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在促进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中体现学科价值;在"立德树人"的实效中体现学科价值;建立系统、完整、递进、有效、符合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等。

    2019年03期 v.43;No.21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81K]
    [下载次数:5251 ] |[网刊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143 ]

专题论坛

  • “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法》与《全民健身条例》的修改

    田思源

    全民健康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保障和实现全民健康是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健康中国"视域下,分析《体育法》与《全民健身条例》的修改策略,认为:《体育法》的修改需要反映和体现国家健康战略,规定公民体育权利,促进公民健康,对国家公共体育服务做出制度安排,保障公民享受体育健康服务;《全民健身条例》的修改需要明确全民健身在实现全民健康中的战略定位,强化全民健身工作的组织协调,为公民健身权利的实现创造条件,将《全民健身条例》上升为《全民健身法》。

    2019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20 ]
  • 新时代中国体育法治路向论绎

    姜熙

    基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理论和全面深化体育改革背景,对新时代中国体育法治发展路向进行剖析。认为:新时代体育法治应实现人民体育权利的全方位保障,体育行政权力的法治化运行,体育产业发展、体育社会组织治理及体育争议解决的法治化,体育法治的多元共治,体育立法的科学化,不断提升在国际体育法治中的话语权,为国际体育法治贡献中国智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贡献中国体育的力量。

    2019年03期 13-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8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5 ]
  • 《立法法》视角下的《体育法》修改:目标与策略

    陈浩;

    《体育法》修改作为一项重大的体育立法活动,应遵循《立法法》的基本精神和具体规定。基于《立法法》对我国立法实践提出的要求,探讨《体育法》修改的主要目标与策略。认为:《体育法》修改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体育法》的质量,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并引领和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体育法》修改应依宪而行,法定体育领域各主体的权力、义务和权利,提高法律的明确性、针对性、可执行性,重新设置体育仲裁制度和授权立法的法律条款。

    2019年03期 v.43;No.214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52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21 ]
  • 体育仲裁中强制性仲裁条款效力认定的法律冲突——兼谈对我国体育仲裁立法的启示

    杨磊

    结合国际体育仲裁院(CAS)的仲裁规则和实践,分析体育仲裁中强制性仲裁条款效力认定中的主要冲突。认为:解决体育仲裁中强制性仲裁条款效力的认定冲突,关键在于促使各国法律体系认同体育纠纷解决的特殊性,并通过立法达成共识,将审查体育仲裁裁决本身的公正性取代消除体育仲裁条款的强制性。提出对我国体育仲裁立法的启示:应肯定强制性仲裁条款的有效性,将"当事人在仲裁程序中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作为法院受理与体育仲裁条款效力相关的国内体育仲裁争议以及承认、执行外国体育仲裁裁决争议的前提;出于对运动员权利的保护,我国未来的《体育仲裁规则》应明确参赛表中提交仲裁的内容并非认定仲裁合意的必要条件。

    2019年03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2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体育伦理:从基本概念到学科视域

    唐代兴

    体育道德、体育美德和体育伦理方法构成体育伦理学科的研究范围。以此为规范,体育伦理学研究为基础、应用、本体三维:体育人性论、体育生命伦理、体育运动伦理和体育伦理心理学,构成其基础研究,探求体育伦理自然律和人文律;体育竞技伦理、体育市场伦理、体育健康伦理和体育教育伦理,构成其应用研究,揭示体育伦理社会律;体育伦理学的本体研究包含体育伦理哲学、体育伦理方法、体育伦理文化和体育伦理史研究,其重心探讨体育伦理自然律、人文律和社会律的合生运用。

    2019年03期 33-3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3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4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80 ]
  • 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

    陆乐;李刚;黄海燕

    在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内涵,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纽约、伦敦、巴黎、东京4座全球城市及上海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指标体系由3个维度、3个层次、16个具体指标构成;上海虽已具备建成全球城市的体育产业资源基础及体育产业国际吸引力,但仍远远落后于4座全球城市,应紧跟国际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提升体育产业资源保障力、国际吸引力及国际影响力。

    2019年03期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67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1 ]
  • 体育运动与国家认同问题的理论展开和中国语境

    王理万

    梳理体育运动和国家认同的理论脉络,结合中国国情讨论体育运动对强化国家认同的具体路径。认为:应将体育运动和国家认同的关系置于时间、空间、政治和对象4维视角下,确认体育运动对国家认同的重要作用;体育运动和国家认同存在深度契合,形成了在体育领域的合法性认同、拒斥性认同和计划性认同;中国的多重历史定位和政治特点决定了体育在国家议程中的重要位置,也决定了体育运动和国家认同之间的深度关联。提出:在新时代,通过体育运动巩固国家认同,需要在"5个认同"的框架内展开,在观念、制度和行动层面上通过体育运动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和制度观。

    2019年03期 46-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1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4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3 ]
  • 中国竞技体育国家队组建模式改革思考——以中国(浙江)国家游泳队为视点

    赵吉峰;郑家鲲;邵桂华;

    国家体育总局与浙江省共建国家游泳队是中国竞技体育国家队组建模式改革的创新,其在管理机制、运动员选拔培养、梯队建设、成绩评价上特点突出。认为:在发挥国家队组建模式改革正面效应的同时,应克服政府职能转型滞后、行政路径存在依赖思维、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参与力量较薄弱、扶持政策尚不健全、国家队成绩存在下滑风险等障碍性因素。为此,应做好国家队组建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国家队组建模式改革,优化相关政策与制度安排,重视国家队成绩的风险控制,大力培育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

    2019年03期 v.43;No.214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27K]
    [下载次数:1135 ] |[网刊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22 ]
  •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潜在风险与防控

    朱毅然

    分析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潜在风险及防控措施。认为,潜在风险主要体现为:"物有所值"的购买原则缺位;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消费主体意见缺失,购买内容边界模糊,购买主体自由裁量权过度使用;信息不对称导致购买过程的"逆向选择"风险加大等。提出风险防控举措:确立"物有所值"为第一购买原则;健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相关法律体系;明确界定购买边界和收集消费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等。

    2019年03期 61-67,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3 ]
  • 建设运动休闲小镇的价值、问题与行动路径

    赵承磊

    从时代背景出发,围绕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建设、体育强国建设4个维度,探讨我国建设运动休闲小镇的时代价值:助推区域经济结构和旅游经济转型升级的经济建设价值;带动城镇转型和支撑新型城镇的城市建设价值;推动"精准扶贫",促进社会公平的社会建设价值;完善体育公共服务,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促进传统体育保护与传播的体育强国建设价值。国际知名运动休闲小镇有3个共性成功要素:资源卓异,体脉传承;产品多元,产业集聚;差异主导,文化助力。我国运动休闲小镇存在消费者导入能力差、运动产业基础薄弱、同质化严重3类问题。提出建设路径:景区带动,赛事促动;运动主导,高端项目带动集聚;项目错位,全域设计,多规融合,协同推进。

    2019年03期 6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5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71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6 ]
  • 体育锻炼能提升社会资本吗?——基于2014 JSNET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晓丽;雷鸣;黄谦;

    体育锻炼中产生的广泛联系为社会资本的创造提供良好平台。利用2014 JSNET(2014年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8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将社会资本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探索体育锻炼对于这2类社会资本的提升作用。回归模型发现:体育锻炼对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均有提升作用,但体育锻炼与社会资本大部分测量指标呈"倒U型"关系,中频率锻炼人群获取的社会资本最多;同时体育锻炼在提升社会资本含量时存在"马太效应"。提示:可将体育锻炼作为培育社会资本的途径,但应注意体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发展。

    2019年03期 v.43;No.214 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92K]
    [下载次数:2076 ] |[网刊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139 ]
  • 青少年校内身体活动行为促进的社会生态因素及路径

    代俊;陈瀚

    <b>目的:</b>从个体、人际和组织等层面探讨青少年校内身体活动行为促进的社会生态因素,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讨各层次因素的影响路径及交互关系。<b>方法:</b>以我国7个市共6个年级的2 942名在校学生为对象,采用校内中大强度身体活动量、自我效能、活动愉悦、身体活动益处/障碍、家庭支持/同伴支持及学校环境6个分量表进行测试。<b>结果:</b>学校环境、同伴支持及自我效能对青少年校内中大强度身体活动量有显著影响;活动愉悦、活动障碍、活动益处及家庭支持无直接影响,但均通过自我效能变量产生间接影响。<b>结论:</b>不同层次社会生态因素间通过相互作用,对青少年校内身体活动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利用社会生态系统中多层面、多系统共同干预是促进青少年校内身体活动行为的有效途径。

    2019年03期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9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80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1 ]
  • 中国古典身体观的转捩:基于中国体育变迁史的考察

    李有强;

    在中国古代体育发展过程中,儒家、道家、中医身体观分别为仪式性、娱乐性和导引养生类体育活动赢得发展空间。这3种传统身体观的转换博弈,为马球这类对抗性体育活动保留了发展机遇。在中国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传教士带来的西医身体观以直观形象的传播方式颠覆民众的身体认知,为西方现代体育的发展营造有利的知识环境;但现代体操能进入民众的身体实践,传统儒家身体观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进化论身体观和自然主义身体观的引入,儒道医身体观和西方现代身体观叠相呼应,最终促成西方现代体育的中国化。

    2019年03期 v.43;No.214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58K]
    [下载次数:1230 ] |[网刊下载次数:11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09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基于Ologit模型的校园足球比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吴键;袁圣敏;邢玮

    利用2016、2017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比赛成绩和单项足球技能测试成绩数据,使用Ologit(Ordinal logit)模型探讨校园足球联赛比赛成绩与队员基本技能测试成绩的关联效应。结果显示:①挡板传控球和运动绕杆射门是影响球员所在球队成绩的关键因素,二者与球队成绩呈正向相关性,其中挡板传控球技术对球队成绩影响更大;②带球10 m折返跑对小学组成绩有显著影响,其可能并不是一项非常合适的测度青少年球员技术水平的项目;③中学组球员颠球技术与球队成绩呈显著正相关;④无论全样本还是分组样本,球员所在城市职业球队个数与球员所在球队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城市的足球氛围越浓厚越有助于青少年球队成绩的提升。

    2019年03期 100-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5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9 ]
  • 欧洲与中国学校体育的对比及启示

    佘晶晶;蔡玉军;李凯;陈思同;刘阳

    系统分析欧洲学校体育的特点,并与中国学校体育进行对比发现:欧洲学校体育在政策制定、课内外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教师培训、体育学习评价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据此提出对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启示:在政策制定层面,加强与社会团体的联动,提高学校体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在学校执行层面,践行课程目标,构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与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在师资发展层面,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教师参与积极性;在学生评价层面,构建全面综合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体育素养评价。

    2019年03期 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9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7 ]
  • 肌肉力量的神经生物力学基础及诊断

    卢志泉;夏正亮;李玉章;史芙英;刘宇;

    归纳肌力训练、肌力诊断及与之有关的神经肌肉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神经生物力学层面分析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肌耐力3种肌力形式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神经肌肉系统对训练的适应性原理,解释肌力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3种肌力形式的训练均遵循神经肌肉适应性原理,在增加肌肉维度的同时,运动员应注重训练自身肌肉间的协调和神经支配能力;教练员和运动员应将肌力诊断始终贯穿于肌力训练之中,完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

    2019年03期 v.43;No.214 113-120+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42K]
    [下载次数:1709 ] |[网刊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147 ]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学生体脂百分比预测方程的构建

    罗晓洁;王卉;张崇林;

    以1 20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数据挖掘方法,构建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脂百分比(BFP)的预测方程,探讨身体质量指数(BMI)与BFP之间是否为线性关系。结果显示:ANN构建的基于BMI预测BFP方程,精度都高于91%;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构建的二次方程拟合值精度高于线性方程。构建的方程为中国大学生营养评价、身体形态健康管理以及相关疾病的危险预测提供依据。

    2019年03期 v.43;No.214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07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4 ]

  • 中国第一本被SCI/SSCI数据库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

    <正>《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JSHS)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上海体育学院主办(CN 31-2066/G8,ISSN 2095-2546),与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科学文献出版机构爱思唯尔(Elsevier)合作出版, 2012年5月正式创刊。2014年1月, JSHS被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同时收录,

    2019年03期 v.43;No.21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6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体育教练员》杂志

    <正>教练员是杂志的主人杂志是教练员的朋友《中国体育教练员》杂志国内唯一一本为中国体育教练员服务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优先刊登教练员的科研论文、训练和比赛手记、运动队管理经验等,文章要求突出科学性、创新性、知识性、应用性。《中国体育教练员》杂志请有关专家解答教练员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全面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服务,帮助教练员走上辉煌的成功之路。

    2019年03期 v.43;No.214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