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2015年《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编委会会议在绿瓦大楼第三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学报常务副主编冉强辉编审主持。
首先,学报主编、校长陈佩杰教授宣读新一届编委会名单,并为新当选的副主编及编委颁发了聘书。
随后,各位编委认真听取了学报编辑部副主任吴坚报告的近3年学报编辑部工作总结,进一步了解了学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主要学术计量指标分析与2015-2017年工作规划等。
接下来,各位编委就学报组稿、荐稿,如何促进学报的专业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编委们一直认为:近年来,学报在校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各位编委、专家的大力支持与编辑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成为体育“精品”学术期刊,在国内体育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同时也提升了我校的学术影响力;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报的发展,应在专题稿件组织、跟踪重大项目、打造学报特色、树立学报品牌、引领学科发展、培育学术新人等方面下功夫。
校党委书记戴健教授指出,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窗口,学报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历代校领导和编辑部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应将学报工作纳入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以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机制,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为了促进学报的进一步发展,一要重心前移,提升刊文的原创性和新颖性;二要聚焦重点,聚焦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三要注重延伸,通过重要媒体将学报的优秀刊文及观点向国内外展示;四是强调融合,将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成果通过学报平台传播。
最后,学报主编、校长陈佩杰教授提出,学报的进步离不开各级老领导、优秀的编辑团队及全国知名编委的支持和努力。作为一本“精品”学报,应借助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力。首先,学报应增加国家级课题等重大科研项目成果的刊文量,提高刊文水平与层次。其次,应围绕社会和学术热点(如依法治体、体育产业等)组织特刊,形成集聚效应。再次,应紧密对接体育学科的布局与调整,积极发表新兴体育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引领学科发展。
本次编委会会议的成功举行,对进一步提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国内外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